前一陣子去看了臺灣春風歌劇團的情殺系列,其中的一齣是「陳世美與秦香蓮」。我一向不大喜歡梁祝啦、陳三五娘啦這種老戲碼,覺得太沒有驚喜;這些戲好看歸好看,但說真的,觀眾已經看過兩百次了吧?懷抱著這種態度,我對於秦香蓮自然也沒什麼期待。但看完後,我突然可以理解此戲歷久彌新的理由。

 

 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是在華視的「包青天」,沒錯,就是經典的金超群、楊懷民、劉雪華版本。兒時的我非常迷戀這部電視劇,一來是因為我覺得何家勁和楊懷民很帥(爆),二來是劇情高潮迭起:夫妻和睦、得志變心、另娶公主、萬里尋夫、包公審判、執意鍘美。它雖描繪了人性的貪婪與階級制度下弱者的無奈,卻也彰揚了不畏強權的正義,並提供了一個暖和的、合乎應報理論的結局,實在是一個很好看的故事。

 

  現在再看這戲,我倒是比較注意陳世美的dilemma:十年寒窗真的很痛苦,我可以理解他對於功名、成就、富貴的渴望;一步登天的捷徑就擺在眼前,誰不想踏上去?而另一邊是同甘共苦的妻子和血脈相連的兒女,這又如何捨得?

 

  在戲曲的結局裡,陳世美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包拯這傢伙真是亂有種一把的,公主也不怕,太后也不怕,賭上人頭和烏紗帽也要斬駙馬,斬完還沒事,實在有夠強大。但說真的,我對這事還挺好奇的:就我從小學習歷史、對於王權和政治的微薄理解,我覺得這事不大可能發生。真的有那麼強悍的清官嗎?歷史上真的有陳世美這個人嗎?他背棄了他的妻子嗎?他最終死於狗頭鍘之下嗎?

 

  查了一下,發現對陳世美有興趣的不只我一個。中國有位童德倫老先生,花了十年的時間蒐集各種資料、傳說,寫成了《陳年谷秘史》一書,書中認為:陳世美的原型是「陳熟美」,這位大哥是清朝人,自幼聰明,順治年間考取進士,政績良好,高風亮節,雖受皇帝重用,但並未因此成為駙馬。他有個老婆叫「秦馨蓮」,秦小姐既沒有被韓先生追殺,也不曾哭哭啼啼地唱歌,相反的,他們夫妻和睦,相敬如賓,白頭偕老。

 

  那鍘美案又是怎麼回事?根據《丹江口文史資料》,陳熟美先生有兩個同窗好友,一個叫仇夢麟,一個叫胡夢蝶。兩個人名字都有夢,估計是很愛睡覺,不大長進,考半天考不到個官,就跑去向陳先生求情。陳先生很會考試,但是不太會做人,說了些大道理,拒絕了兩個昔日同窗。俗話說得好:「可得罪君子,不可得罪小人。」雙夢很生氣地回家,路上遇到了戲班子在演《琵琶記》,兩人見這是個忘恩負義的戲碼,就塞錢給戲班,改造了這個故事,讓「仇人陳熟美」搖身一變成為「駙馬陳世美」,自此,臭名流傳,報此冤仇。

 

  據傳,這戲受到了廣大的歡迎,在各地演出。原本秦香蓮唱完了冤屈,這戲就該結束了,但有一次觀眾卻在台下鼓譟,不肯散去。劇團無計可施,就找了前一齣戲剛演完、還沒卸妝的包拯,說:「你出去吧!陳世美是駙馬,普通官對付不了的,一定得要青天啊!」就這樣莫名其妙的,宋朝的劍斬了清朝的官,戲也流傳百年,至今傳唱。

 

  說真的,這個故事比《鍘美案》更讓我覺得恐怖:秦香蓮很慘沒錯,但她終究是遇到了好人,也吐了她的怨氣;陳世美最後被斬,是源自他拋妻棄子、甚至意圖殺人,可說是自業自得。但陳熟美做錯了什麼?仇恨的力量真的很可怕,一句不小心說出的惡言盪出了巨大而恆久的漣漪,毀了別人一生的清譽。據說陳先生的後代曾經去砸演《鍘美案》的劇團,此戲自此不在均縣演出,但砸了一場又如何?我們仍在看《鍘美案》,未來也會繼續看下去。

 

 

 

  這陳世美可以那麼囂張,終歸一句「夫以妻貴」。要不是他當上駙馬,他自不須拋棄妻兒,也不須戰戰兢兢地想斬草除根,以防富貴夢碎。雙夢為什麼要讓他成為駙馬?駙馬才夠誘因,可以泯滅所有人的良知;駙馬才夠有權,可以成就秦香蓮的悲劇。

 

  我想起唐美雲歌仔戲團的《龍鳳情緣》:公主女扮男裝出官玩耍,邂逅了好青年歐靖龍;她芳心暗許,期望兩人能夠名正言順地成親,就鼓勵他進京趕考,若能得功名,就能得美人。「你沒聽人說,十個狀元就有九個被皇帝選去當女婿啊!」她說。

 

  歌仔戲為何如此熱愛這種設定?歐靖龍的都馬調提供了一點線索:「果然被伊一言說中,十個狀元有九個駙馬郎,難卻皇室賜恩寵,悔不該科試做狀元公。」皇帝的命令隱含著一種不容拒絕的壓力,也飽含著飛黃騰達的許諾,使得狀元們的「接受」變得合情合理,彷若從無第二個選項。於是,後續的劇情輕易地被接上:狀元們可以拋棄元配、元配可以去擊鼓鳴冤、也可以變成鬼來活捉;狀元也可以跟公主吵架、然後公主又很嬌蠻…太多可能的變化,都很精彩,難怪「駙馬狀元」這個設定可以千秋萬世,發揚光大。

 

  但是歷史上真的有那麼多「駙馬狀元」嗎?十個狀元裡到底出產幾個駙馬郎?很遺憾的,現實的才子們沒有那麼幸運,這種一步登天的機會並沒有那麼常見。中國數千年的歷史,十幾個朝代,只出現了一個駙馬狀元,沒錯,一個。其實我覺得這事不難想像,畢竟古人都很早婚,狀元又很難考,一路鄉試、會試、殿試考上去,就算沒有鬍子,應該也要三十了,而這個年紀大概已經結婚、也有娃兒了(比方陳世美先生就是)。因此,狀元們非但不是單身,那把年紀公主也看不上了吧!戲曲中英俊年輕的「青年才俊」畢竟太過理想,其產量大概有如現今「十四歲上台大電機的天才兒童」,鳳毛麟角,彌足珍貴,難怪數千年來只有一個。

 

  那名幸運兒名叫鄭顥,是唐朝會昌三年的狀元。這位仁兄非常正點,年輕,不錯看,家世好,更重要的,單身。皇帝對他是越看越滿意,想把寵愛的萬壽公主嫁給他,殊不知狀元郎還有個難能可貴的美德,就是「專情」:鄭顥高中以後,就打算回家迎娶青梅竹馬的盧小姐;富貴從天上掉下來、都打到他的頭了,他還是不要,執意恪守婚約,不愛公主。唐宣宗這個人倒也拗,牛不喝水強按頭,派出了宰相白敏中去半途攔截,硬生生把人家押回長安。自此,鄭狀元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。在白先生的威脅利誘之下,他辜負了家鄉的婉君表妹,娶了萬壽公主,婚後兩人感情不睦、過得始終不幸福。鄭先生的確有受到「照顧」,仕途順遂;但他其後多次彈劾白敏中,似難忘當年之恨。

 

  所以歐靖龍和公主結局會如何呢?結局一,死心眼的公主癡心等待,堅決拒婚;十年後歐靖龍終於高中,但先成家後立業的他早已有了妻房。結局二,死心眼的歐靖龍奮發努力,終得烏紗;但出身貧寒的他絕搆不著駙馬的邊,公主另許名門。龍鳳情緣裡,相愛的兩人有了Happy Ending;但現實生活中的他們,只能錯過。

 

 

 

  俗話說:「戲如人生。」但戲終歸只是戲,人生有它自己的樣貌。我們因秦香蓮而落淚、欽羨著魚躍龍門的狀元;殊不知成就這些故事的,是無可否認的惡意,是一生難忘的遺憾。

 

  陳熟美死了,鄭顥也已經不在了,但歌仔戲還是不斷地在上演著。我想,這些故事甚至會活得比我更長,它們早已脫離了歷史和真相,獨自存活。只是,當我下次看著戲台時,我不會忘記它們背後的、另一個版本的故事。

 

 

 

附註:若對這兩個故事有興趣者,可以參見下列網站。

 http://tinyurl.com/y894n3m
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1285.htm 

http://jishi.xooob.com/mrys/200811/355847_1040310.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